近日,據多家媒體報道,有家長表示學生暑期參加研學活動“花千元去隔壁縣拔蘿卜”“體驗差”,只是“應付了事”,多數家長表示“花了冤枉錢”。學生出行變“囧途”,甚至有的家長“出發即維權”。游而不學、價格虛高、虛假宣傳這樣令人擔憂的研學亂象不少。
暑假期間舉辦研學活動之所以受到中小學生及家長的歡迎,是因為家長群體看重研學實踐活動“寓學于游,寓教于樂”的育人價值,學生們通過研學活動親歷課本中的名山大川、經世典故,樹立家國意識,感受時代變化,既拓展了視野,也提升了能力,更充實了假期生活。
事實上,此前教育部等11部門發布的《關于推進中小學生研學旅行的意見》中就明確指出了“研學旅行是研究性學習和旅行體驗相結合的校外教育活動”。如今,面對研學亂象帶來的“價值走偏”,提醒我們要準確認識到研學實踐作為教育活動的基本屬性,讓研學回歸“學”的實質。
研學回歸“學”的實質,重點在于拓展課外的教學情境。暑期研學實踐并非“無根之木”,其價值就在于為學生的課堂所學提供了實地考察與實踐探索的真實情景,將所學知識深化為生活經驗和價值追求。如四川省教育廳、文旅廳就發文提醒“研學實踐緊密圍繞教育教學目標,應符合學生年齡特點和認知水平”。面對日益火爆的研學市場,各地有關部門要把關研學實踐目的地,挖掘和篩選出優質的研學旅游實踐路線。研學舉辦者要細化研學活動的內容、環節,與學?!巴l共振”,分學段做好教學場景的銜接、設計,保證活動質量。同時,研學導師要提升自己的專業能力,做到聯系學校教學的“小切口”做文章。
研學回歸“學”的實質,關鍵在于培養學生的樂學志趣。培養孩子的好奇心、激發學生的學習志趣是研學旅游的優勢。內容精良、小而專的研學項目受到學生歡迎。有的研學活動存在“游而不學”的問題,忽略學生興趣、愛好差異,出行一同吃“大鍋飯”,進而淪為拍照打卡的“到此一游”。辦好學生感興趣的研學活動,內容上要將活動主題與學生興趣掛鉤,研學導師應該提供個性化服務,內容貼近生活,從而吸引學生參與;要創新創意形式,在學生參與中加入互動合作、小組研討、動手操作等環節,循序漸進關注學生反饋。學生參與其中獲得的成就感能在學生心中種下自主學習的種子,放大研學的教育意義。
研學回歸“學”的實質,基礎在于確立科學的評價導向。有關數據顯示,2023年,全國中小學生研學實踐教育基地超過1600個,研學企業30000多家。然而,據調查有3000多家研學機構成立不滿一年。在中小學生參與研學時間、次數有限的情況下,必須引入科學的評價標準才能真正讓學生的假期參與學有所獲。就研學市場而言,面對研學機構質量不一的實際,需要有關部門加緊出臺針對研學市場從業機構的準入與退出機制,對研學機構從業人員的專業能力、資質條件嚴把關。就研學活動而言,面對琳瑯滿目的研學項目,各地教育或文旅部門要細分研學活動門類,如分為人文歷史類、自然科學類等;在研學參與而言,要跳出結果導向的視角,培養觀察學生,注重過程評價的眼光,分類分層建立與研學活動內容相關的評價體系。(中國教育報-中國教育新聞網見習記者 陳朝和)